在全球化石燃料供應短缺持續、各國清潔能源改革步伐邁太大的矛盾之下,美國、英國、印度、巴西、黎巴嫩多國都鬧起“電荒”,敲響警鐘。亞洲最大經濟體不可避免地也受到些許影響,不過坐擁豐富油氣資源的俄羅斯,只要朋友開口,立即義無反顧地出手幫忙。
01
據俄媒報道,俄羅斯國內唯一的電力進出口運營商Inter RAO公司表示,從11月1日起,該公司對華電力供應增加近一倍。
報道指出,之前應中國的要求,10月1日起,Inter RAO便增加了對華電力供應,增幅達到雙方計劃的90%,是去年同期供電量的2倍。隨后,我國繼續要求Inter RAO在11月和12月繼續加倍供電,既然朋友開口了,這個忙就幫到底。
據了解,2016年俄羅斯Inter RAO公司和中國國家電網簽署了為期25年的供電合同,對華總供電量為1000億千瓦時,2018年至2020年,Inter RAO每年對華供電量為31億千瓦時。
需要一提的是,我國也是電力供應大國,截至2019年底,全國全口徑發電裝機容量突破20億千瓦,穩居世界首位,完全可以滿足我國電力負荷增長的需求,總體來看,我國沒有缺電的風險。但是國際能源供需情況、國際經濟形勢、環保政策等外部因素,有時候會造成國內供電的波動。
另外,我國進口電力價格很劃算,具有成本的競爭力,還可以兌現對氣候變化的承諾,同時確保能源多元化。一舉三得,怎么算都不虧。除了俄羅斯,我國之前還考慮從老撾、印尼、馬來西亞進口電力。
02
放眼全球,各國“電荒”情況仍舊嚴峻。今年9月,澳大利亞煤炭價格同比大漲200%以上,由于買不起昂貴的澳洲煤炭,極度缺煤的印度遭遇了嚴重的電力危機。自10月以來,印度北方各邦都會“拉閘停電”,最長停電時間達到14小時。只不過,印度仍然嘴硬稱:供電不足是印度經濟復蘇的積極信號。
在世界的另一邊,巴西也面臨著一場電力危機,該國60%的電力來自水電發力,但拉尼娜現象導致這個南美最大的經濟體遭遇百年難遇的干旱,水庫水位下降至17%,無法正常發電。如果自阿根廷和烏拉圭進口的電力無法增加的話,巴西很有可能也要限制電力供應。
英國更是一片混亂,該國是用天然氣發電,但是今年其國內天然氣批發價格漲幅超過250%,這讓多家沒有簽訂長期合同的英國供應商“大出血”,短短兩個月,就有10家小型的英國天然氣公司宣布破產。英國電價亦是同比大漲7倍,創下1999年以來最貴紀錄。
就連天然氣資源豐富的美國也頂不住了,氣價一度創下近10年來最高水平。EIA還發出警告,今冬美國民眾的取暖成本將增加50%以上,電力危機也很有可能在這個冬天“襲擊”該國。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與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