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操免费在线-久操免费在线观看-久操免费在线视频-久操欧美-深夜福利日韩-深夜福利一区

分享好友 鋼鐵資訊首頁 鋼鐵資訊分類 切換頻道

歐洲能源危機還要持續多久?

2022-01-12 16:242080期貨日報

  歐洲此次能源危機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2021年12月末,來自鋼鐵、化肥、水泥和造紙等行業的11個歐洲協會發布了一份報告,警告稱困擾歐洲大陸的能源危機在過去幾個月內惡化,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包括對沖基金和大宗商品交易公司在內的金融市場投機、天然氣市場失衡、可再生能源產量季節性減少、核能產量減少、煤礦關閉,以及通過電價傳導的碳成本增加等。對于未來歐洲地區的能源價格,從短、中期角度來看,供需錯配局面仍將延續;從長期角度來看,天然氣呈現供需雙強的格局,“北溪二號”項目的投入使用將對市場造成強力沖擊。

A危機使脆弱的

歐洲能源結構雪上加霜

  隨著北半球寒冬降臨,歐洲脆弱的能源結構愈發凸顯,天然氣和電力價格不斷上漲,限電、停電風險持續升高。據CustomWeather數據,截至2021年12月27日,歐洲的氣溫大幅下降,北歐最低氣溫比平均水平低56華氏度,而南歐最低氣溫比平均水平低6華氏度。截至2021年12月21日,歐洲地區電價上升至431歐元/兆瓦時,較2021年年初上升790%;英國NBP天然氣期貨達到432.34便士/撒姆,較2021年年初上升700%。歐洲地區的能源短缺造成能源價格爆炸式增長,一些國家已經出現電廠停工、高耗能冶煉廠被迫停產或減產等情況,推動通脹不斷升高,也令高耗能商品價值被階段性重估。

  20世紀70年代全球發生了兩次石油危機,并對歐美等發達經濟體造成了巨大影響,隨后歐洲對能源問題愈發關注。2007年3月,歐洲理事會提出《2020年氣候和能源一攬子計劃》,確定歐盟2020年氣候和能源發展目標,即著名的“20-20-20”一攬子目標:將歐盟溫室氣體排放量在1990年基礎上降低20%,將可再生能源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增至20%,將能源效率提高20%。2008年12月,歐洲議會正式批準這項計劃,從此歐盟正式步入能源轉型的道路。

  2019年,歐洲依靠碳稅和碳價調整能源結構,碳排放權交易體系(ETS)的設立使碳價在當年上漲近70%,進一步提高了煤炭發電的成本。據行業統計數據,天然氣的典型熱值為8500kcal/Nm3,產生1.89kg的二氧化碳;標準煤的典型熱值為7000kcal/kg,產生2.6kg的二氧化碳。這意味著在發熱量相同的情況下,天然氣的碳排放量比標準煤低44%,用天然氣代替標準煤,可減少碳排放量56%。天然氣發電在歐洲地區從經濟性和環境價值上超越了煤炭發電,歐洲地區進一步使用天然氣來代替煤炭發電。

  2020年,歐洲可再生能源占比首次超過傳統化石能源。對比2017年與2020年歐洲電力結構,可以發現,可再生能源比例由2017年的25%上升至2020年的37%。核電與天然氣仍然在歐洲發電結構中扮演重要角色,占比25%和19%。隨著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的提高,在儲能技術發展不完全背景下,依賴自然資源的可再生能源不穩定性較大,且傳統能源如煤炭、原油、天然氣對外依存度較高,使得本就脆弱的歐洲能源結構雪上加霜。

B風力發電不及預期且核能被逐步放棄

  以歐洲地區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德國和英國作為主要代表來分析,可以發現,德國202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達40.64%,其中風電發電量占比最高達27.4%;英國2020年風電占比一度超過50%。而2021年遭遇極端天氣,海上風速大幅低于預期值,兩國風電發電量出現顯著下滑,2021年6月德國風電發電量為4418.38GW,較2020年同比下降30.34%;2021年7月英國發電量僅為2373.63GW,較2020年同比下滑48.15%。風電發電量的驟減使兩國電力供應出現大幅缺口,歐洲地區電力供應出現緊張局面,進一步增加對天然氣發電的需求。

  歐洲電力結構中,占比25%的核能也在逐步被放棄。德國宣布2022年全面放棄核電,其背景在于德國國內受切爾諾貝利事件影響,反核輿論逐漸占據上風。2011年福島核電站事故之后,德國國內反核浪潮愈演愈烈,德國關閉核電站的決定已經勢在必行。德國核電發電量逐年減少,2020年德國發電量為609億千瓦時,同比減少15.3%;2021年法國四座核電站進行故障維修,大大減少了歐洲地區的電力供應能力,而且核電作為穩定供應的電力來源,使歐洲地區喪失了遇到特殊氣候或電力需求增長的風險調控能力。

C天然氣需求增大不斷推升對外依賴度

  作為從化石燃料過渡至綠色能源時可兼顧能耗需求和減碳的重要替代,天然氣被越來越多的國家用來替代煤炭。隨著全球大多數國家從新冠肺炎疫情中復蘇,刺激天然氣市場需求,天然氣市場的供需矛盾進一步加劇。天然氣在歐洲的消費量逐步增加,2020年消費量為3799億立方米。歐洲地區屬于天然氣貧乏地區,自2010年以來產量逐年下滑,到2020年的產量僅能滿足消費的12.5%,其天然氣大量依賴進口,如德國、法國、西班牙、比利時等,天然氣進口依賴度皆高于95%;荷蘭隨著氣田產出減少以及能源結構轉型,進口依賴度逐年提高,2018年進口依賴度由負轉正,至2020年進口依賴度為45.03%。

  歐洲天然氣進口主要來自俄羅斯,據歐盟統計局數據,2019年歐洲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1660億立方米,占天然氣總進口量的40%。俄羅斯天然氣出口至歐洲共有4條使用中的管道和1條仍在爭議的管道,其中俄烏管道運輸量為1280億立方米/年,占天然氣管道運輸力的56%。從俄羅斯進口的天然氣大比例經由烏克蘭輸送,但目前俄烏關系惡化使天然氣輸送不穩定,影響歐洲的天然氣供應,在此背景下“北溪二號”項目應運而生。“北溪二號”項目由俄羅斯天然氣巨頭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和五家歐洲公司合作建造,由俄羅斯經波羅的海海底直接輸送天然氣到德國,每年可輸送55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主要目的之一是為了避免天然氣管道繞道東歐可能產生的各種政治與經濟問題。截至2021年1月,“北溪二號”項目超過90%已鋪設完成,但最終通氣一直擱淺。一方面,歐洲內部一些批評人士認為,這條管道將增加歐洲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另一方面,美國也千方百計阻撓該項目,不斷實施與“北溪二號”項目有關的制裁。

  歐洲地區的天然氣庫存一般在夏季壘庫,為冬季的寒冷天氣做好儲備。經歷了2020年的寒冬后,歐洲地區的天然氣庫存相較往年已經處于30%的庫存低位,而俄烏沖突和挪威氣田的非常規檢修都使庫存在夏秋季沒有得到很好的補充,庫存量僅恢復到77%。2021年冬天氣溫又低于過去5年平均值,供給速度無法匹配嚴寒天氣帶來的能源需求。

D天然氣目前整體仍處于供應緊張狀態

  歐洲此次能源危機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從供應端來看,疫情導致產能收縮,地緣政治因素使歐洲地區能源供應緊張。從需求端來看,全球對能耗以及減碳的要求導致天然氣需求旺盛,同時歐洲地區再次面臨寒冬,增大了發電發熱的能源需求。另外,歐洲地區過去追求能源結構的轉型,忽略了其能源結構的穩定性,導致面臨供應緊張、需求增長時,能源結構對抗風險的強度不夠,使此次電價、天然氣價格呈現爆炸式增長。

  對于未來歐洲地區的能源價格,從短中期角度來看,供需錯配局面仍將延續,盡管1月歐洲LNG到港量有望增加,但是“北溪二號”項目未通過前,歐洲地區的天然氣仍處于供應緊張的狀態,并且冬季結束之前需求都將保持旺盛。從長期角度來看,歐洲地區天然氣呈現供需雙強的格局,價格壓力有所緩解,“北溪二號”項目的投入使用將對市場造成強力沖擊。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與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



湖南:一季度地區生產總值12702.4億元,同比增長5.4%
湖南4月22日舉行全省第一季度經濟形勢新聞通報會。今年以來,湖南省經濟運行延續了去年三季度以來回升向好勢頭,一季度全省地區

0評論2025-04-23404

山東:一季度全省生產總值23466億元,同比增長6%
4月23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數說山東看發展”經濟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會上公布山東省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2025年第一季度

0評論2025-04-23413

央行:前兩個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9.29萬億元
初步統計,2025年前兩個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9.29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32萬億元。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5.

0評論2025-03-17377

央行:2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417.29萬億元,同比增長8.2%
初步統計,2025年2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417.29萬億元,同比增長8.2%。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余額為258.36萬億元,

0評論2025-03-17395

2月份中國制造業PMI為50.2%,比上月上升1.1個百分點
一、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運行情況2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2%,比上月上升1.1個百分點,制造業景氣水平明顯回升

0評論2025-03-03348

2024年我國社會物流成本節約超4000億元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今天(2月27日)公布2024年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解讀分析報告。國際上通常采用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作

0評論2025-02-27409

2024年我國民營企業進出口24.33萬億元,增長8.8%
據海關總署,2024年我國外貿企業活躍度不斷提升,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數量創歷史新高。其中,民營企業進出口24.33萬億元,增長8.8

0評論2025-02-25393

2025年1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2.3%
2025年1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和購進價格同比均下降2.3%,降幅均與上月相同;環比均下降0.2%。一、工業生產者價格同比變

0評論2025-02-10453

國家統計局:2025年1月份CPI漲幅擴大,PPI同比下降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解讀2025年1月份CPI和PPI數據國家統計局今天發布了2025年1月份全國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P

0評論2025-02-10447

中國1月財新服務業PMI為51,前值52.2
中國1月財新服務業PMI為51,低于上月1.2個百分點,為2024年10月來最低,但仍維持擴張。

0評論2025-02-05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