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操免费在线-久操免费在线观看-久操免费在线视频-久操欧美-深夜福利日韩-深夜福利一区

分享好友 鋼鐵資訊首頁 鋼鐵資訊分類 切換頻道

打破“煤電兩重天”魔咒 綠色減碳力促行業轉型

2021-11-11 14:512420證券日報

  煤電價格漲跌怪圈一直困擾著行業內企業,煤價上漲往往代表著火電企業的虧損,而煤價下跌火電盈利則代表著煤企的虧損,如何打破“煤電兩重天”困局成為業界一直探討的一大難題。

  近期,火電行業暖風頻吹。一方面,隨著國家保供穩價措施發力,煤炭價格穩步下行,有效降低火電企業生產成本;另一方面,國家啟動煤電電價機制改革,明確高耗能行業電價由市場交易形成,為高煤價之下的火電企業帶來曙光。

  “政策落地有一個過程,因此四季度火電企業的業績可能不會立即出現反轉?!睆B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相信隨著市場化電價形成機制得到貫徹落實,將打破長期以來“煤電兩重天”的困局,煤電矛盾將得到有效化解。

煤炭、火電企業業績兩重天

  有市場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燃料是火電廠最主要的生產成本,約占發電成本的70%-80%,煤炭價格的高低直接關系到電廠的盈虧。”

  “通常電廠市場采購的煤炭價格只包含到港價格,加上運輸到廠的運費、稅費、過駁等費用,成本遠大于售價?!鄙鲜鍪袌鋈耸拷o記者算了一筆賬:“舉例來說,如果5000大卡煤炭的采購價為1200元/噸至1300元/噸,加上各種短倒運費、列車防凍費、稅費等,電廠的實際成本可能高達1800元/噸至2300元/噸?!?/span>

  今年以來,受煤炭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火電企業業績大幅下滑。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A股市場27家火電企業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458.43億元,同比增長24.97%;實現歸母凈利潤90.48億元,同比下降77.54%。特別是第三季度,火電行業虧損嚴重。27家公司中僅有6家實現盈利,其余21家均出現虧損,甚至有企業虧損超40億元。

  國電電力證券部相關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凈利潤大幅下降,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燃煤價格上漲?!?/span>

  “盡管公司有簽訂長協煤,但是長協煤只能保證煤炭供應量,煤炭價格還是會根據市場進行浮動,今年三季度煤炭價格漲幅較大,導致公司單季利潤出現大額虧損,進而拖累前三季度利潤同比下滑超50%?!鄙鲜鰢婋娏ψC券部人士如是說。

  相較于火電企業凈利潤大幅下滑的情況,煤炭企業前三季度業績喜人。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38家煤炭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共實現營業收入10909.98億元,同比增長39.50%。其中,中國神華前三季度實現營收2329.50億元,中煤能源、陜西煤業、兗州煤業等公司營收也跨過千億元門檻。從第三季度單季來看,38家煤炭上市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204.19億元,同比增長48.40%。

  從凈利潤指標來看,前三季度38家煤炭上市公司共實現歸母凈利潤1254.43億元,同比增長358.50%。其中,陜西黑貓同比增幅最高,達6262.05%。第三季度38家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494.06億元,同比增長616.06%。其中,昊華能源同比增幅最高,達7065.46%。

煤企增產保供下調煤價

  “在市場緊缺時,電廠想按時按量獲得煤炭供應并不容易?!庇心茉葱袠I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很多電廠的長協煤根本不夠用,據我所知,計劃外電煤出礦價格為1500元/噸,加上各種費用,成本超過2000元/噸。并且需要按照采購量先交保證金,即便這樣也不一定能保證按時按量供應煤炭。”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前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企業原煤產量29.31億噸,較去年同期增長3.7%,其中山西實現原煤產量8.77億噸,同比增長11.6%,位居原煤產量榜榜首,內蒙古、陜西、新疆等地的原煤產量突破1億噸。

  為保證煤炭供應,9月30日,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中國煤炭運銷協會發布通知,要求進一步做好電煤保供工作,各企業要深挖電煤增產潛力,全力增加電煤供應量,優先確保發電供熱用戶的長協合同資源,原則上四季度要按照不少于全年合同量的1/4進行兌現,已簽訂的電煤長協合同履約率四季度要達到或超過100%。

  9月29日,山西省保供十四省區市四季度煤炭中長期合同對接簽訂會在山西太原舉行。按照相關要求,中央駐晉煤炭企業將保供天津、福建、河北、廣東、遼寧等5個省市,晉能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對接廣西、江蘇、吉林、安徽、上海、浙江等6個省區市,山西焦煤(2272,51.50,2.32%)集團承擔河南省保供任務,華陽新材料集團承擔海南省保供任務,潞安化工集團承擔山東省保供任務,其余保供任務由山西省各市煤炭企業承擔。

  “集團高度重視煤炭保供工作,要求多出煤、出好煤,四季度增產2084萬噸,全力以赴完成國家發展改革委、山西省政府下達的保供任務?!睍x能控股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截至10月28日,四季度晉能控股集團電煤新增保供完成1152.2萬噸。其中,保供6個省區市及東北地區電煤任務完成385.4萬噸,總體進度完成77.30%;保供省外長協電煤1/4合同完成442.2萬噸;國家監管的長協電煤進度完成97.9%;保供省內電廠電煤完成324.6萬噸。”

  《證券日報》記者采訪多家煤炭企業獲悉,多數煤炭企業正在通過提高運煤效率、增加有效作業時長、強化考核激勵等方式,最大程度釋放產能。

  據國家發改委消息,11月1日-5日煤炭日均調度產量達到1166萬噸,較9月底增加超120萬噸,最高日產量達到1193萬噸,創近年來新高。11月7日-9日調度日平均產量達到1175萬噸,其中11月9日產量達到1182.5萬噸,為近年來第三高位。隨著全國煤炭產量和供應量增加、電廠和港口煤炭庫存提升,動力煤(877,6.00,0.69%)期現貨價格大幅回落。

  除了保證煤炭供應外,煤炭企業還主動下調坑口煤價。

  國家發改委11月3日發布的消息顯示,繼內蒙古伊泰集團、蒙泰集團、匯能集團和興隆集團等多家民營企業主動下調坑口煤售價后,國家能源集團、中煤集團等國有企業也相繼主動下調煤價。

  而早在10月份,山西省四大煤炭集團就陸續發布了下調煤價的通知,紛紛表示今冬明春發熱量5500大卡動力煤坑口價不超過1200元/噸。

近日,有知情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11月7日,山西省能源保供協調小組再發煤炭限價令,要求全省國有煤炭企業5500大卡市場煤坑口價格從11月8日起一律下調至900元/噸。”

  另據11月9日相關媒體報道,中煤集團再次全面下調港口和坑口動力煤銷售價格,陜西區域5500大卡煤炭坑口價格一律不超過900元/噸。

  有業內人士認為,10月下旬以來,全國坑口、港口煤價均大幅下降,隨著后期煤炭產量提升,煤炭市場供需形勢將進一步改善。

打破“煤電兩重天”怪圈

  有火電企業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期煤炭價格的下調將緩解公司經營壓力,不過,900元/噸的煤炭坑口價格并不是電企買到煤炭的最終價格,電企想要恢復較好的盈利水平,還有待煤價進一步下調。”

  對此,林伯強表示:“當前,煤炭增產保供工作正全力推進,但從煤炭開采到消費終端的過程較長,冬季還涉及到煤炭運輸安全等問題,煤價下降的速度不會太快?!?/span>

  林伯強認為,由于煤炭價格上漲,電價與煤價倒掛,導致發電廠面臨很大壓力。長遠來看,應按市場供應成本來改革電價,最主要的就是實現電價市場化。

  在業內人士看來,要想解決“煤炭價格上漲、火電企業就虧損”的困境,關鍵在于電價的市場化,尤其是上調高能耗企業電費。

  10月12日,國家發改委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化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將從10月15日起,有序放開全部燃煤發電電量上網電價,并擴大市場交易電價的上下浮動范圍。

  《通知》明確,燃煤發電的電量原則上要全部進入電力市場,通過市場交易,在“基準價+上下浮動”的范圍內形成上網電價,將形成“市場煤”“市場電”的煤電市場格局。同時,擴大燃煤發電市場交易價格浮動的范圍。由現行的上浮不超過10%、下浮原則上不超15%,擴大為上下浮動原則上均不超過20%。同時《通知》提出,加強分類調節,對高耗能行業由市場交易形成價格,不受上浮20%的限制。

  林伯強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對于高耗能行業進行分類調節,抓住了我國能源行業市場化改革的關鍵?!案吆哪芷髽I對電價更為敏感,通過對其實施高電價,以市場方式降低高耗能企業的能耗,對實現‘雙碳’目標有重要意義?!?/span>

  10月15日以來,山東、江蘇、內蒙古、貴州等地先后開展市場化交易,電價實現“頂格上浮”。

  北京特億陽光新能源總裁祁海珅認為,我國“市場化電力交易”邁出重要一步,電價漲幅可達20%只是一個開始,未來的最終目標是靠真正的“市場化交易”來調節電力商品的供求關系。

煤電企業轉型勢在必行

  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電價市場化改革的推進,火電企業的經營壓力將有所緩解,但“雙碳”目標下,火電占比將逐步下降成為火電企業無法逃避的問題。

  林伯強向記者表示:“未來火電占比將不斷下降,最終成為調峰工具。而風電、光伏、核能等新能源將成為我國電力的主體。”

  事實上,我國多地已明確提出煤電將由主體性電源向提供調峰調頻等功能的基礎性電源轉變。在此背景下,火電企業開始積極向新能源轉型。

  國電電力內部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國電電力堅持走清潔化發展之路,搶抓新能源發展重大機遇。公司近年來在做好火力發電主業的同時,海陸并進、風光并舉,集中力量儲備資源,目前,公司新能源產業占比已達兩成左右。”

  粵電力A大力推動公司“風光火儲氫”融合發展,爭搶發展機遇,加大清潔能源投資開發和項目儲備力度。今年連簽多個新能源項目協議,簽約總裝機規模達1012.3萬千瓦。

  中國電建集團核電工程有限公司技術管理部羅鋼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很多央企都在逐步加強太陽能、風電以及儲能電站建設。作為中國新能源建設的領軍企業,最近幾年,公司新能源項目的合同額已超過了主業核電機組建設以及火電機組建設合同的總額。”

  “對于火電企業來說,需要不斷向新能源拓展,大力發展風光電等產業,彌補火電下降的電力缺口,推動我國能源結構轉型升級。”林伯強向記者表示,對于火電的退出,一個較好的方式就是不斷降低火力發電小時數,成為新能源調峰的工具,而不是一拆了之。因為火電的供應具有持續性,是其他新能源所不具備的,在成本高昂的儲能系統尚未建立之前,火電可發揮重要的調峰作用。

  除了火電企業外,煤炭企業同樣需要轉型。

  有煤炭企業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煤炭企業也需要綠色發展,例如智能化綠色安全開采和清潔高效深度利用等?!?/span>

  作為山西能源轉型的先鋒企業,華陽集團以“雙碳”目標為指引,聚焦“六新”謀轉型,以華陽股份、華陽新材兩個上市公司為產業資本支撐,大力實施“127”發展戰略,錨定碳基合成新材料、新能源 蓄能新材料、綠色節能建筑新材料、石墨烯新材料、鋁鎂合金新材料等五大新材料產業方向。華陽集團董事長翟紅日前表示,要在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的基礎上,堅持“延鏈、補鏈、強鏈”,扎實推進五大新材料產業,加大與龍頭企業的合作力度,打造優質項目,確保傳統優勢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并行不悖、互生互成。

  同樣進行轉型的還有潞安化工集團,公司聚焦化工資產的整合盤活和增量化工資產的優化布局,推進高端化、差異化、市場化、環境友好型發展,形成以化工為核心,以材料、能源為兩翼的產業格局,加快推動山西傳統煤化工向現代煤化工轉變,打造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新型化工與生物及新材料協同融合的產業生態圈。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與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



湖南:一季度地區生產總值12702.4億元,同比增長5.4%
湖南4月22日舉行全省第一季度經濟形勢新聞通報會。今年以來,湖南省經濟運行延續了去年三季度以來回升向好勢頭,一季度全省地區

0評論2025-04-23387

山東:一季度全省生產總值23466億元,同比增長6%
4月23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數說山東看發展”經濟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會上公布山東省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2025年第一季度

0評論2025-04-23390

央行:前兩個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9.29萬億元
初步統計,2025年前兩個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9.29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32萬億元。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5.

0評論2025-03-17372

央行:2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417.29萬億元,同比增長8.2%
初步統計,2025年2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417.29萬億元,同比增長8.2%。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余額為258.36萬億元,

0評論2025-03-17390

2月份中國制造業PMI為50.2%,比上月上升1.1個百分點
一、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運行情況2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2%,比上月上升1.1個百分點,制造業景氣水平明顯回升

0評論2025-03-03343

2024年我國社會物流成本節約超4000億元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今天(2月27日)公布2024年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解讀分析報告。國際上通常采用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作

0評論2025-02-27397

2024年我國民營企業進出口24.33萬億元,增長8.8%
據海關總署,2024年我國外貿企業活躍度不斷提升,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數量創歷史新高。其中,民營企業進出口24.33萬億元,增長8.8

0評論2025-02-25382

2025年1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2.3%
2025年1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和購進價格同比均下降2.3%,降幅均與上月相同;環比均下降0.2%。一、工業生產者價格同比變

0評論2025-02-10442

國家統計局:2025年1月份CPI漲幅擴大,PPI同比下降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解讀2025年1月份CPI和PPI數據國家統計局今天發布了2025年1月份全國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P

0評論2025-02-10434

中國1月財新服務業PMI為51,前值52.2
中國1月財新服務業PMI為51,低于上月1.2個百分點,為2024年10月來最低,但仍維持擴張。

0評論2025-02-05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