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國內商品期貨大面積飄紅,交易氛圍十分火熱,6個品種主力合約漲停。其中,鄭煤、乙二醇、紅棗、焦炭、尿素、滬鋅漲停,焦煤漲超8%,蘋果、生豬、純堿、滬錫漲超5%,滬鋁、滬鎳、國際銅、滬銅、鄭醇、錳硅、液化石油氣、滬鉛漲超3%。
動力煤漲停帶動煤炭股全線拉升走強,恒源煤電、新集能源、蘭花科創等多股漲停,中國神華大漲超7%,上海能源、安源煤業、云煤能源、昊華能源、兗州煤業跟漲。
截至夜盤收盤,煤炭系期貨持續領漲盤面。動力煤主力合約漲超8%;焦炭漲超5%;乙二醇漲超4%。
昨日,廣東一熱電公司的溝通函引熱議。該公司表示,10月來全國煤炭價格一路飆漲,幾乎一日一價,歷史所未曾見,“上午定標,下午即棄標”的現象接連上演,采取各種手段也無法百分百保證燃料充促,存在熱電項目斷供停爐的可能。
不過,昨天晚間,國家發改委官微發文表示,多措并舉推動煤炭增產增供取得明顯成效。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確保今冬明春煤炭供應,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方面多措并舉,在保障安全生產的前提下,大力推動具備增產潛力的煤礦盡快釋放產能,煤炭增產增供取得明顯成效。
煤炭產能加快釋放。經嚴格安全評估,9月份以來允許153座煤礦核增產能2.2億噸/年,相關煤礦已陸續按核定產能生產,四季度可增產5000萬噸以上。將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38座建設煤礦列入應急保供煤礦,允許階段性釋放產能,合計產能1億噸/年。為60余座煤礦辦理接續用地手續,確保1.5億噸/年以上產能穩定釋放。積極推動符合條件的臨時停產停工煤礦復工復產,加快恢復煤炭市場供應。
煤炭日產量創今年新高。近日全國煤炭日產量達到1150萬噸以上,比9月中旬增加150萬噸以上,其中晉陜蒙日均產量860萬噸,創今年以來新高。隨著煤礦核增產能進一步釋放、建設煤礦逐步投產、臨時停產煤礦復產,煤炭產量有望進一步增長,發電供熱和民生用煤需求將得到有效保障。
國家統計局談生豬和煤炭
國家統計局于昨日公布了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82313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9.8%,兩年平均增長5.2%,比上半年兩年平均增速回落0.1個百分點。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18.3%,兩年平均增長5.0%;二季度同比增長7.9%,兩年平均增長5.5%;三季度同比增長4.9%,兩年平均增長4.9%。
同日,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就當前市場熱點問題進行了回應。
針對近期全國多地出現限電限產情況,付凌暉表示,隨著相關措施的逐步落地見效,煤炭、電力供應偏緊的狀況將會得到緩解,對經濟運行的制約也會降低。從9月份情況看,電力生產增速也有所加快。總的看,能源供應偏緊是階段性的,對經濟的影響是可控的。
在回應今年以來PPI漲幅整體呈擴大趨勢的問題時,付凌暉表示,從近期看,由于國際能源價格持續上漲,國內部分原材料供應偏緊,PPI有可能還會高位運行。但是從中長期看,隨著全球能源供給和海運情況逐步改善,國內相關產品供給增加,PPI有望逐步回穩。還要看到,面對PPI漲幅擴大、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增加等情況,相關部門積極采取措施保供穩價,效果也會逐步顯現。從一些領域來看,三季度,鋼鐵和有色行業價格漲幅比二季度分別回落了3.3和3.8個百分點。
談及豬肉價格問題,付凌暉回應表示,今年以來,生豬生產持續恢復,產能持續擴大,相關價格出現了下降。下階段,隨著一些地區肉類腌制的需求持續增加,加上元旦、春節節日消費的提振作用,豬肉消費需求會有所增加。同時,年內中央第二輪的凍豬肉收儲即將啟動,這些都有利于豬肉價格穩定。
從未來發展看,付凌暉表示,當前生豬生產的規模化養殖在不斷提高。這些規模化的企業,對于把握市場的變化以及防范和應對市場波動風險能力較高。同時,在生豬生產領域,國家調控的機制在不斷完善,這些都有利于生豬生產的穩定。
黑色系領漲,動力煤、焦炭雙雙漲停
繼上周五高位振蕩運行之后,黑色板塊在本周一繼續迎來飆漲。截至昨日下午收盤,動力煤2201合約漲停,報收1829元/噸;焦炭2201合約漲停,報收4343.5元/噸;焦煤2201合約上漲8.34%,報收3847元/噸。
昨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9月份能源生產情況顯示,9月份,我國原煤生產略有下降。9月份,生產原煤3.3億噸,同比下降0.9%,比2019年同期下降1.8%,兩年平均下降0.9%,日均產量1114萬噸。進口煤炭3288萬噸,同比增長76.0%。1—9月份,生產原煤29.3億噸,同比增長3.7%,比2019年同期增長3.6%,兩年平均增長1.8%;進口煤炭23040萬噸,同比下降3.6%。
數據還顯示,港口煤炭綜合交易價格上漲。9月24日,秦皇島港5500大卡、5000大卡、4500大卡動力煤綜合交易價格分別為每噸1079元、980元和857元,比8月27日分別上漲194元、182元和151元。
談及動力煤強勢漲停的原因,大有期貨黑色研究員黃科在接受期貨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主要是由于在國家加在保供增產力度的情況下,雖然近期國內煤炭產量顯著增加,但由于下游需求旺盛,其產量的增長并沒有帶來中下游環節庫存回升,供不應求的局面短期仍然難以扭轉,且保供是保障長協煤供應,在一定程度上還會擠壓市場煤份額。“從期貨端來看,期貨盤面對標的是港口現貨市場價格,上述情況體現在價格上,就是近期坑口、港口現貨價格繼續新高,盤面在大幅貼水的情況下,繼續大幅上漲向現貨靠攏。”
展望后市行情,黃科建議,一是要積極關注保供增產政策的持續性,在長協煤供應得到保障后,如何影響市場煤供應及價格;二是要關注今冬電煤的需求表現,由于經濟持續恢復,今年電廠日耗高出往年不少,如果拉尼娜現象導致寒冬出現,那么今年冬天電煤的需求恐有爆發性增長,屆時,即便供應端持續發力也未必能抑制價格上行。
雙焦方面,昨日焦煤、焦炭雙雙刷新合約上市以來的新高,整體走勢相當強勢。對此,方正期貨黑色研究員郝瀟瀟告訴記者,焦煤期價的上漲主要還是供應端的邏輯、在能耗雙控、煤礦安監以及環保限產政策下,焦煤供應端仍難以大幅放量,同時部分煤礦企業以保供電煤為主,焦煤產量短期供應仍將偏緊。此外,當前澳煤依舊暫停通關,當前蒙煤日均通通關車輛在450車左右,雖較3—7月份有所增加,但整體通關量依舊偏低。而目前蒙古單日新增確診人數仍在1500左右,受疫情的影響,短期蒙煤通關量仍難以大幅增加。故在供應端難以明顯好轉的情況下,現貨價格的堅挺仍將支撐期價偏強運行。
成本端焦煤價格的堅挺也支撐著焦炭的走強。郝瀟瀟表示,焦炭自身的供需基本面顯示,當前焦炭處于供需雙弱的局面。
“從供應端來看,目前山西個別焦企有新增限產,華東地區焦化企業實行較為嚴格的環保限產,江蘇地區焦化企業開工率依舊維持在50%左右,山東地區焦化企業開工率在30%—40%左右,短期焦化企業開工率難以大幅提升。從需求端來看,國家統計局近日數據顯示,9月份,中國粗鋼產量7375萬噸,同比下降21.2%。1—9月份粗鋼累計產量為80589萬噸,同比增加2%,若要完成全年粗鋼壓產,則四季度粗鋼月度產量為8227萬噸。從9月份的粗鋼產量來看,已經大幅低于8227萬噸的平均值,故后期鐵水產量將觸底回升,需求端對焦炭有較強的支撐。”郝瀟瀟說。
整體而言,郝瀟瀟認為,短期成本端焦煤價格的堅挺,盤面焦化企業已經處于盈虧平衡的邊緣,供應難以大幅增加,需求在逐步改善的情況下,焦炭仍將維持偏強運行。
成本推升尿素漲停
昨日尾盤,尿素期貨主力合約價格沖擊漲停3230元/噸,收盤封于漲停板,漲幅達8%;遠月2205合約報收漲停板2913元/噸,漲幅6%。
“受昨日煤化工板塊集體走強的影響,尿素期貨也受到情緒帶動錄得漲停”。光大期貨資源品分析師張凌璐對記者表示,近期以來,尿素獲得了來自原料端煤炭、天然氣價格上漲幅度過大的成本端支撐,期、現貨價格都得到大幅提升。
相關數據顯示,當前秦皇島動力煤現貨平倉含稅價已達到2350元/噸,山西晉城無煙洗中塊含稅價2400—2500元/噸,煤頭企業綜合成本達到2370—2510元/噸,部分新型煤氣化完全成本達到2500—2800元/噸,更有甚者或超過3000元/噸。
從當前尿素的供應情況來看,張凌璐告訴記者,目前尿素企業開工率71.02%,環比上周上調0.95個百分點,平均日產量也隨之回升至15.48萬噸。在各地區環保政策趨嚴、能耗雙控政策加碼以及限電等因素影響下,行業日產量短期難以出現大幅提升。另外,在供暖季開啟之后,煤炭及天然氣等原料緊張的情況或導致行業日產量出現超預期的季節性下滑。
從庫存來看,目前尿素企業庫存總量47.2萬噸,環比上周增加88.05%,同比增加17.41%。在張凌璐看來,雖然尿素庫存有所累積,但目前絕對水平依舊處于中低水平,本周港口尿素庫存下降8.3%至60.25萬噸。預計在國家保供穩價及限制出口的政策導向下,前期港口堆積的貨源不排除回流國內的可能,從而對國內尿素市場形成一定沖擊。
“需求方面整體未出現明顯進展,其中農業需求仍未啟動,工業需求同樣受到環保、能耗雙控、限電等因素影響,復合肥行業開機率低位波動,三聚氰胺行業開機率本周下滑8.62個百分點,板材行業維持剛需采購為主。”張凌璐表示,但后期需求端存在化肥淡儲、農作物追肥等支撐。
總的來看,張凌璐認為,在當前成本端支撐下,尿素產業企業報價多以上調為主,但不斷延遲的農業需求和不溫不火的工業需求或對尿素價格持續上漲的承受能力有限,再加上尿素出口受阻,市場將進入供需博弈階段。后期供暖季開啟后供給端或將呈現明顯縮量從而進一步支撐尿素價格中樞上移。
需求恢復強于預期,乙二醇延續漲勢
作為煤化工板塊中的熱門品種之一,乙二醇期貨主力合約也在昨日午后增倉漲停,報收7432元/噸。
南華期貨能化分析師戴一帆告訴記者,現貨市場方面,昨日午間乙二醇華東報價為7450元/噸左右。目前而言,乙二醇的上漲邏輯主要為兩個方面,一是需求端的恢復強于預期,二是成本端的強力支撐。
具體從需求端來說,戴一帆表示,在今年寒冬預期下,乙二醇的內需訂單開始啟動,坯布利潤擴大,疊加近期海運費下降明顯,利好外銷的圣誕訂單。當前,聚酯負荷為82%,預期下降空間有限,且國慶后聚酯負荷迅速恢復至84%—85%,下游織造負荷從35%提升至52.3%,需求改善明顯。可以說,當前聚酯環節的利潤修復明顯,對于乙二醇的高價有著較強的容忍度。
成本端方面,戴一帆說,動力煤2201合約在昨日上午漲停,當前秦皇島動力煤現貨平倉含稅價已經達到了2600元/噸,雖然按照長協價工廠實際使用的煤炭價格會相對偏低,但按照目前的動力煤價格水平,再考慮到電費提價后的影響,目前煤制乙二醇的成本已經可以達到萬元以上。從煤制乙二醇所占市場比例為35%左右可以推算,煤價的大幅上漲對乙二醇形成了很強的成本支撐。
從港口庫存來看,據CCF統計,截至10月18日,華東主港MEG港口庫存約55.0萬噸,環比上周增加2.7萬,但這一情況主要是由于近期船貨集中到港,屬于階段性累庫,總的來說庫存絕對水平仍然處于偏低狀態。
“總體而言,當前乙二醇供給偏緊,進口端因引水問題變化區間有限,需求逐步好轉,訂單恢復,庫存也處于相對狀態,成本支撐依舊強力,預計四季度乙二醇依舊看漲。建議后期繼續關注訂單恢復情況、裝置變動和能耗雙控的政策走向。”戴一帆說。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與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